不要迷信硅谷神话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琳时闲话 Author linview
在国内互联网行业的舆论里,总是不乏像这样的灵魂质问:
——为什么xx公司在技术上与google的差距如此之大?
——为什么在中国无法诞生像硅谷xxx, xxxx那样伟大的公司?
——为什么中国只有码农,而硅谷才有真正优秀的工程师,大牛层出不穷?
——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只有内卷,而硅谷的公司文化总是那么优雅、闲适,令人向往。
……
然后就是一大串的“这国怎,定体问,我陷思”,最后自说自话般地得到一个预设好了的结论:
对于以上这类观点,我只同意一条,这些陈词滥调确实都挺没创造性的。
先说有没有,再说为什么。
总体来说中美的互联网技术还是存在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在快速缩小,甚至在个别应用技术上还有超越,比如微信小程序就比FB的轻应用强n倍。
这类问题从一开始就预设了立场,先射箭后描靶,开口就是直奔那个心里已经认准了的答案去的。
其实挺没必要妄自菲薄,我们的确需要学习美国科技产业良好的工程文化,但没必要处处奉美国为神。心理上,咱们站直了再去学习人家(三个自信:文化自信、能力自信、道路自信),而不是因为暂时有不足,就时时处处摆出膜拜的姿态。在赛场上,一个跪着的跟从者,永远不会有超越的机会。
还就是拿google来说吧。
先说创新,实际上google的创新属于广种薄收,更多情况是颗粒无收。
盘点一下近十年,google做死掉的ppt项目比比皆是,从google plus,到google glass,从google loon项目(平流层基站),到最近关门大吉的Waymo,都是如此。之前高调宣扬的google云游戏也已经死亡倒计时中。
Google glass,一款充满nerd气质毫无美感的概念产品
最大的应用可能就是让用户cos卡卡罗特他哥,说出那句经典的“战五渣”台词
再说行业眼光,google也不是先知,实际上还经常看走眼,google几乎错过了整个大数据时代。
2006年Doug Cutting(也是Lucene之父)根据google大数据老三篇开发出来的hadoop这个玩具项目(项目还用的Doug他家娃玩具象命名的),谁也没想到在2011年之后能在Apache开源社区里发展成一个工程上的可用版。大数据在工程上的门槛降低后,直接促成了之后十年里互联网公司大井喷,像滴滴、美团、pdd这样的平台经济新贵也登上了与巨头竞争的舞台。
要知道当年大数据实时数仓技术就是google、百度这些搜索引擎巨头的独门大杀器,外人窥而不得。google之所以有胆发大数据三篇,一方面固然是求名(快来看,我多牛逼!),另一方面也是有傲慢的成分(让你们看了又如何,你做的出来吗?),而事实告诉我们,英雄不问出处,互联网英豪又何止一个google。
这头萌萌的大象给过多少创业者以梦想,又令多少个独角兽梦碎
行文至此先停一下,咱们先搞清楚一些基本事实。
首先优秀者不只是google一家,不妨把眼界放开一些;其次,优秀的项目一定是来自实际需求,先有足够大的需求,丰富的应用场景,才会孵化出优秀的工程项目。不管是企业还是开源社区,都不存在那种为了兴趣、炫技而平地拔群的项目,工程师平时都很忙的,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呀。
接下来我会就中美两国在“人才、技术、市场”方面的特点,试图论述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与过程。
为什么美国的信息互联网产业总是给人“技术扎实,创意无限,从容不迫,专业专注”的印象?
无他,起步早。
美国今日的互联网技术优势,是基于过去五六十年的技术积淀;美国的政府、工业界、投资者,在硅谷共同打造了一个以科技市场为基础的造富机制。美国在过去五十多年里,对基础技术产品持续投入研发,培育出了科技上的繁荣生态,打造出来很高的基础科技壁垒,这些的确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能够在短期内可以补齐的。中国的基础科技产业,在芯片、超算上,如今还是没有足够实力去跟美国的那些老牌企业叫板。
苹果总部的超级办公大楼
而互联网产业的技术壁垒恰恰并不是那么高,互联网产业的本质还是业务驱动为主,中国的互联网从业者是否真的处处不如美国同行,不见得。
你所见到的Google、M$的 PR里展现的程序员“优雅、轻松、高薪”的工作状态,从另一个角度讲,恰恰反映了这个行业已经非常成熟,甚至过度细分。
FB里做数据分析的,个个都叫Data Scientist,在NV做芯片设计验证的,动不动都是GPU Architect……如果你去过这两家就明白,这些吓死人的job title,只不过是企业里普通的螺丝钉岗位,跟scientist、architect半毛钱关系都冇。
90年代城市小说中令人称羡的白领阶层,只是商业时代里公司机器上的齿轮零件
在一个增长缓慢的企业和行业中工作,你或许获得的是小资喜闻乐见的“work&life balance",但更可能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闷杀”。
大公司都存在大公司病(当然也包括“爱创新”的google),概莫能外,大公司对市场、技术过于迟缓反应,正在杀死身为企业螺丝钉的你的职场竞争力。那种“在微软入职3个月只写了20行代码”,“在Oracle北京总部工作13年后突然被裁”的尴尬,正在这种“优雅、闲适、平衡”的工作中默默累积。
(btw,美国不是没有KPI至上、冷酷无情绩效激励271的公司,Facebook只爱年轻人,AWS用AI给员工打绩效,这两家公司的跳楼新闻也不少)
对程序员的个人发展来说,刚工作就加入一家“规范”的大公司的确是有好处的,这让一个新人得到足够的培训,以及足够时间去blend in职场,在工作方式上,更容易获得“工程化”的思考框架,工作习惯。这些都是好的一面。
但是沉湎于大公司光环内而丧失学习能力则是极度危险的,过分被大公司体制化的人,对大公司成功的理解,只是盲人摸象,甚至工作十几年都无法讲清楚大公司赚大钱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公司不是你的家,温水里面煮青蛙。闲看庭花岁月老,裁员一到苦哈哈。
从这个角度上讲,正处于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中国,对年轻人更加友好。年轻人不仅有机会获得财富暴涨阶级升迁的机会,更有条件去见证、去参与一个个新兴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年轻人有机会在一个比较低的门槛,去加入早期的PDD,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跟随新兴公司快速成长,从而理解一个商业模式的前世今生前因后果。这种体验和经历所带来的思考深度与广度,会比单纯的财富增长更加珍贵。
当然,追赶者有后发优势,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后劲更足。技术的不断进步,离不开产业的兴盛。这里面首先是要满足市场条件,有足够多的需求,有足够大的用户规模(高刚海爆款论),其次才是技术体系随之适配、发展、兴盛。
得益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局面稳定,中国有着目前全球最大、最好、最多样的市场,能够提供足够多样性的业务应用,这才是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的根源。
试问,过去十年里,美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跟中国一样的实时通讯、网络支付、快递物流、共享出行、数字货币?
商业场景越来越丰富,移动应用进入平台app时代
就是因为美国没有中国的这种市场啊,无论从用户规模、用工成本、业务复杂度上,美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想破脑袋都不可能想到像微信、抖音、支付宝这样的应用场景,根本没那么多人,根本没那个土壤。
(就不要说文化基因、企业基因了,基因那是硬拗出来的概念,)
中美贸易战开始前,舆论普遍的共识就是,中国(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在应用科技领域已经可以超美国,而在基础科技上则仍旧存在巨大短板。这其实就是说,中国需要补课,补上跟人家美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2010年这段时间里科技产业走过的历程。
在我看来,这个差距有,但假以时日,是能补得上来的,用不着妄自菲薄。
至于还有人常说的——
“为什么美国的工程水平更高,解决业务问题更倾向使用技术产品来解决的问题。”
我的解读还是,这是我们所处的历史进程的限制。
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了5、60年之后,科技业者在平均劳动力成本上比美国普通劳工要高出了一大截。2020年,美国平均家庭年收入也就85000刀,按中位数算则只有60000刀,而全美人口不过3.3亿。人少活多,想不多付钱?干不成。
同样的工作量,放在美国去做,美国的雇主必然会倾向于用优厚的条件“吸引”雇员,用技术手段自动化来降低业务成本。而在中国,我们正处于人口红利,工程师红利的周期内(当然,这个态势十年内必逆转),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劳动力市场里,从来都不缺受过高等教育、具备良好技能的优质劳动者,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业务应用也不允许企业留出太多时间来打磨技术方案。大公司都忙着赚钱呢,小公司则忙着求生存。
这也一定程度解释了为什么“云计算”在美国红的发紫,能赚到钱,而国内的云计算,始终叫好不叫座,国产云计算厂商们,往往陷入恶性价格战的缠斗。
举个不是那么真实的真实例子。同样是养一支大数据系统的运维团队,在中国,雇主宁可招20个人,平均每人每年3、40w人民币工资,就能保障业务系统正常运作升级了,还能996钉钉上随叫随到。而你在美国招20个熟练水平的运维团队试试?就算你能付得起这个钱,也未必能找得齐20个人,更不用说还要求8小时之外的on-call service了。
在信息化发达的北美,花比较少的钱,能做得到同样SLA服务水平的,只有云计算能做到。云计算与传统的企业IT化相比,差别只是把分布在企业内部的SRE工作,都集中到AWS、Azure、GCP这些大型云计算厂商内的运维管控团队里做了。换句话说,云计算的核心是“服务”,其本质就是“企业在云上的高级外包,集中式的运维侠”。
在云计算高大上的背后,不知有多少个浪漫的不眠之夜,西雅图的亚麻云员工会告诉你7x24小时on-call service有多辛苦。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技术上与Google的差别这么大?
看不懂的为什么背后,底层逻辑可能非常简单,就是个“技术-收益”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的问题而已。
产业的发展需要时间,历史的阶段很难跨越,我们无妨保留着这份对技术的追求和信仰,孜孜以求,然后等待那个历史拐点 的到来。
再扯一点硅谷发展史
我发现中国互联网业者中有一种风气,言必称谷歌,把谷歌的一切视作为行业标杆,一切向谷歌看齐,向硅谷看齐。窃认为这种神话谷歌、神话硅谷文化的行为是缺乏独立思考的。
现在是时候破除这种硅谷神话(myth)了,革除迷思(myth)才能跨步向前,超越。
还是要讲常识,谷歌的工程师文化是植根于谷歌的发展历程中得来的。我们即便能全盘复制谷歌的文化,工程体系,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就能够成为第二个谷歌?
而我们的工程师如此推崇谷歌的一切,到底是因为谷歌足够成功(赚钱多)?还是因为谷歌的实践在软件行业具备足够的群众基础和普适性?
(比如k8s取代mesos和swarm成为行业标准)
请先花一分钟思考以上这两个问题再往下看。
这里提供一个用于抬杠的case,十年前,国内互联网巨头BAT中的技术担当是百度,而随着业态格局改变,百度营收被AT远远超过的今天,还有多少人奉百度为神?虽然百度的工程师文化依旧是不错的。
我认为还是要植根于企业自身的实际,独立思考,有选择地去学习硅谷,学习谷歌这样优秀的硅谷公司文化,才是对国内互联网公司最有利的做法。
而要破除唯硅谷马首是瞻的这种迷思,我们有必要了解硅谷的由来,发展历程,才能理解硅谷层出不穷的高科技创业公司的创新源动力来自哪里。
今天,当我们津津乐道“硅谷文化”时,你心中所想可能是FAANG(十年前则是FLAG)这样的科技巨头,而时间倒退回80年前,电气时代还是晶体管时期的时候,出于军事需求(二战、冷战),全球各地由政府主导的科技研究中心比比皆是,彼时的三藩市只是其中之一,而硅谷真正的爆发期,始于集成电路(IC: Integrated Circuit)的创业大爆发。
硅谷是地球上科研创新最频繁的地区
美国六十年代的集成电路创业潮是美国科技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一骑绝尘的发端,地理上的“硅谷(Silicon Valley)”也因芯片半导体的材质来源“单晶硅”而得名。
当时,在湾区的半导体公司如过江之鲫,三藩及周边的办公场所都塞满了投身芯片研发的小公司,以满足电子工业对设备小型化、数字化的需求,跟这些年中国的互联网创业潮有异曲同工之妙,集成电路是那个时代的风口产业。
集成电路相比于之前一个时代的晶体管技术,具有稳定性好、集成度高、造价低廉的优势,当时你能想到的电子产品应用(计算器、录音机、传感器……)差不多都是IC创业的方向。而同时期的苏联,重工业比例过高,对精细电子的产研投入不足,技术商业化更是落后,错过了对集成电路的战略投入;电控系统做不到精细控制,导致那个时代苏联的武器在外观上总显得傻大粗猛,无处不透着一种浓浓的苏式共产铁拳的粗砺感。
当然,创业的人多了,竞争也很激烈,六十年代的硅谷创业公司生命期也就3~6个月,很多IC公司都是按需设计,不能按时交货就要关门大吉。时间就是金钱,winner-takes-all,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也没关系,继续拉订单开个新公司继续干。
所以当时IC公司都是打鸡血一般的存在,根本不存在996,而都是007,吃住都在公司,为了赶项目连着俩礼拜不回家太正常了,一切以按时交付为最高准则。
也就是说,今日的美国工程师之所以不需要996,是因为早有一群007的工程师打下了一个科技时代。
IC时代给现代信息技术打下了产业基础,专用IC逐步演进到可编程处理器(各种通用计算xPU的诞生),基于芯片指令集的硬件体系开始繁盛。70年代超级计算机技术逐渐从美国军方、NASA这些机密领域开始进入工业界,以CRAY, IBM, HP为代表的超级计算机供应商是那个年代基础设施巨头。与此同时,基于大型机的操作系统(UNIX, AIX, Solaris等) ,商用软件(DB2, Oracle)和网络通信供应商(Cisco)也开始补完这个产业生态。现在的巨头Apple,也是诞生于这个时期。
上世纪80年代的硅谷地图
计算机从大型机、小型机到个人电脑(PC)的转化,从80年代开始让M$+Intel的WinTel联盟把个人电脑卖到了全世界。
进入90年代,PC用户对视觉听觉的娱乐追求(果然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让ATI, nVidia等GPU设计制造公司及相关产业迎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期,从学界工业界打造的图形接口DirectX, OpenGL,到游戏工业需要的实时渲染引擎DOOM, UE,电影工业、VR/AR电子娱乐,乃至最近不时被提起的元宇宙概念,算力再也不是限制人类想象力的阻碍。
克林顿任内,美国政府主导的“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则开启了信息产业+互联网的历史大潮,催生了我们这一代人都在经历着的时代红利,对这段历史的体验,我想大家都感受到了。
关于硅谷的工作生活
今日我们说美国的科技担当,不能只看一个Google,或者一个湾区,事实上,硅谷是一个产业带,是从三藩市到圣何塞这一带上,那些生生不息蓬勃兴旺的各种半导体、信息技术、互联网公司。
280公路和101公路之间的狭长地带就是地理意义上的硅谷了
至于为什么硅谷呈现了这样的形态,地理走势固然是一个方面,另一个原因则是北加州的生活成本实在太高。湾区的地价租金早已不是初创企业能够承受,能把总部建在湾区的,是“真·大腿”公司,比如FAANG,而穷逼AMD只能把硅谷大楼卖了发工资,然后把总部搬去德州Austin。有趣的是,AMD在历史上曾多次卖楼用于给员工发工资,终于修炼成一家超级企业再创辉煌。
对生活在硅谷的个人来说,动辄几百万美元的房价和9%的消费税(别忘了还有养老和医疗商业险呢),也会让15w美刀年薪显得捉襟见肘。以至于硅谷的后来者只能继续向东寻找更便宜的办公和人居场所。事实上,今日在硅谷上班的员工和小公司的居所已经延伸到了圣何塞以东的广大地域。
可见不管是中国美国,加州硅谷或是杭州城西,科技产业聚集都会给当地的高科技业者带来不菲的收入,但哪儿都定居不易。在红尘中浮沉,在人海中翻滚,都是一个人的必经之路,努力还是要的。
所幸我们都还在这个时代的风口中起舞。
不要躺平:)
(完)
参考:https://www.sohu.com/a/241206039_761996
往期推荐:
Google工程师文化战略的深度分析报告
技术领导力就是“成事”的能力
纯干货,193页PPT读懂《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Apache SkyWalking创始人吴晟:开源如何国际化
西安一码通故障分析,盼一码通稳定运行
……
技术琐话
以分布式设计、架构、体系思想为基础,兼论研发相关的点点滴滴,不限于代码、质量体系和研发管理。